电梯井吸音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梯井吸音板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浅谈:谁打碎了网站招聘梦-

发布时间:2021-10-25 23:14:16 阅读: 来源:电梯井吸音板厂家

网络导报第36期封面图

大喊着“啥都有”的赶集网有了骗子,标榜着“不花钱招人才”的58同城想当人才却要花钱……近日,拥有海量信息的分类信息网站频出招聘陷阱,不少奔着求职而来的应聘者,丢了工作还赔了钱,甚至有人开始对网络招聘感到恐惧和茫然。至此,分类信息网站如何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有效,求职者如何避开招聘黑手成为民众关注焦点。

骗术花样繁多 用户措手不及

如今,网络招聘陷阱花样繁多,实在让用户措手不及。有的是中介公司跟应聘者要钱说帮忙找工作,但是交了钱工作就没着落的;有的是应聘者到公司上班一个月就以试用期满不合适被开除,不发工资的;有的是借补办资格证书收费的……

“我一个学法学的电子海报制作,最后居然就这么被骗了,现在回想起自己这次的应聘过程都觉得可笑。”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小陈对《网络导报》记者无奈地说起前两天在网上应聘被骗的经历。

几天前,小陈在58同城上发布了一份个人简历。刚刚步入社会的他,满心期待能有企业看到自己毛遂自荐的简历而打来面试电话。没过一两天,一家名为上海龙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就真的来了电话,说现在公司正缺一名文员,让小陈立即过去面试。

“这么快就有公司看上我了,我心里当时的确很激动。”此时,小陈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面试的地点是在一个私家宅院里,叫江南名庐。面试我的谢经理,看了我的简历表示十分满意,并开出了十分诱人的薪资条件,比如公司包食宿1月你好,试用期一个月内工资2600元,转正之后3200元,额外补贴300元……合同现在就可以签。”面试如此顺利,小陈想都没多想,立即答应了和公司签合同。

但是,让小陈没有想到的是,合同刚签完,谢经理就要他交500元的保证金,说是为了防止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泄露公司机密。小陈此时开始有点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便一直说自己刚毕业没有钱。但谢经理反复给他讲了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强调这个保证金是不能避免、一定要交的,试用期一过马上就随工资一并归还到小陈手中。

“当时,我确实犹豫不决,谢经理说让我把身份证先留下扫描录入系统,这期间,让和他一起来的公司员工陪我到附近最近的银行取钱,将保证金交齐,手续办完就可以安排工作了。”就这样,小陈留下了身份证,去银行取钱在线申请,路上还不忘向陪自己去银行的公司员工询问公司的情况,这位员工表示自己刚来的时候也交过保证金,不过试用期一过就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听到老员工与自己有过同样的经历,小陈这才舒了口气。

保证金交了,手续也办完了,谢经理给了小陈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领取凭证,凭此凭证领卡”,并通知小陈第二天到公司本部报到,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回去的路上,小陈越想越不对劲。刚刚面试的地方根本没有扫描仪,怎么扫描身份证?而且收取的押金,为什么没有给押金条?回到住处之后,小陈赶紧上网查了一下,果然,就在前几天,9月4号,一个湖北人以同样的方式,被这家公司给骗了,还在网上发了帖。“说真的,当时我真的傻眼了。”

虽然此时小陈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第二天还是去了公司,不是要去上班,而是想去要回公司收走的500元押金。但是,小陈费劲周折,也没有拿到那500元的保证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也就这样随着那500块钱打了水漂。

另一位应聘受骗者朱小姐和小陈的经历不大相同,没有被骗走钱财,却被类似的公司骗走了自己一个多月的辛苦劳动。广东清远的朱小姐在接受《网络导报》记者的采访时,似乎还没有从被骗的失望和愤怒中走出来。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这样被骗了一个月。对我来说,这个社会现在存在太多欺骗感,我都不敢再在网上投简历了。”同样刚刚走出校门的朱小姐,也是在58同城上投了简历,打来面试电话的是一家软件公司。经历过几次面试的朱小姐,有在面试前提前上网查询公司相关信息做准备的习惯,网上查询显示这家公司虽然是民营的小公司,但看起来还算不错。

“我应聘的是销售职位,因为刚出校门,自己的水平与有经验的应聘者确实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老板开出试用期一个月1000元工资,我没有什么异议。”按这家公司规定,试用期的一个月用来培训,一个月后统一进行考试,再决定人员去留。试用期过后便可转正,将来晋升机会多,福利也不错。就这样,朱小姐就开始了在公司一个月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自己了解公司的各种软件,没有任何培训主管的指导,在朱小姐还沉浸在各种软件的云里雾里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显然,审核考试朱小姐最终没有顺利通过。

“老板就简单地以我考试没有通过为理由,辞退了我,并且不答应发给我试用期应发的1000元工资。”朱小姐表示,公司老板开始时说培训后考试是很容易通过的,而且试用期内不签合同,导致最终被压了一个月的工资也无法要回来了。

记者调查发现,在分类信息网站的“举报或打假”频道下,诸如此类的网络招聘诈骗现象并不鲜见。仅9月18日一天,记者就在58同城上看到59条举报信息,其中有14条是对招聘欺诈信息的举报。

为何这些本该为用户排忧解难的分类信息网站反而让用户凭空增加了烦恼,发布了如此多不可靠的信息呢?随着记者的进一步调查,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展现在眼前。

(苏俊 HN025)